English

一次难忘的“消费”经历

2000-10-10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李海清 我有话说

8月末的一天,两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敲开了我家的门,他们衣着得体,谈吐自如:“您好!我们是北京阳光怡和商贸有限责任公司(简称阳光公司)的,您有幸被我公司抽选为特约嘉宾,请您参加10月1日在西单购物中心二楼举办的大型嘉宾联谊活动,届时还可抽大奖。”之后,他们又送我一对工艺普通的保健手表,一个该公司生产的矫姿保健带,3套保健袜子,并要收取198元钱作为抵押。声称如能参加联谊活动,便退回押金。

我先是有点警觉,但终于被他们彬彬有礼的谈吐、吸引人的联谊和抽奖活动所打动了。加之他们又随机送我一张产品意见反馈表,这就又让我多了一分信任。为了再确定一下,我向他们要来公司电话,经核实后,我才完全放心了。

10月1日快到了,我开始使用的保健表也出了问题,赶紧给公司打电话,结果,拨了多次,没有人接,我开始感到情况不妙。

10月1日9:00左右,我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地点来到了西单购物中心二楼,找到销售保健品专柜。售货员说,根本没听说过有什么联谊活动。这下,我全明白了。

损失200元钱算不上多,但他给我敲了一次警钟。

在此,我呼吁广大消费者,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消费时要注意几点:一是尽量在信誉度高的商店消费;二是切忌有侥幸心理;三是要掌握消费知识和技巧。一个普通消费者

【有关方面的话】

记者就此事件向148法律专家进行咨询。刘福明律师认为,消费者购买所谓的“抵押商品”物值是否相符很关键,如果物值不符,根据相关法律规定,依据“用虚假事实掩盖真实目的,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”可视作诈骗,但由于标的较小,虽然不构成诈骗罪,但是属于诈骗行为。否则若物值相符,则只能将其视作商家的一个促销手段。

另据工商管理界有关人士建议,此类上门推销的人员和背景很复杂,对于一般公众,特别是中老年人,与其前去识别和判断真伪,不如采取一个简单明了的方法———一律将这些人拒之门外,不加理睬。因为对于公众而言所谓的实惠极可能是某些人蓄谋已久的骗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